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纪实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十年行进,书写文化发展的中国叙事

发布时间:2012-09-24  来源:央视网评  字体大小[ ]

  相关新闻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综述

  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

  经过媒体公示,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宣传部日前确定了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9-2012)获奖名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精神风貌,每种精神风貌总能展现出壮美而多元的文化气质,今天,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才能涵养出泱泱中华的文脉,用什么的文艺精品侵润着国民的精神需求?肇自1992年的“五个一工程”,堪称文化发展的耀眼刻度。打开琳琅满目的获奖卷帙,我们看到了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沃土中,结出了一枚枚精神文明建设之硕果,从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歼十出击》到电视剧《辛亥革命》、《奠基者》、《解放大西南》,再到歌曲《国家》、《巴土恋歌》……哪一个不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哪一个不为坊间口耳相传、百姓击节叫好?

  文艺创作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描绘激越而骀荡的时代精神,不记录民族复兴的多元维度,不反映社会行进的自信步履,就无法创作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就无法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融会贯通。文艺家们正是从火热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提炼主题,本着为国家写史、为民族塑像、为人民立传的信念,才能不断推出精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作品如泉喷涌,在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活水之源。文艺精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创造水平。文化体制不改革,文化的内在活力就凝滞不发,文化的创新和创造就是空话。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做出重要战略部署:“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6年,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文化改革发展“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

  十年磨一剑,文化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以往“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不优、机制不活”在逐渐改变;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时间表和清晰的路线图,最重要的是,文化体制改革正有条不紊地健步而行。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更是将文化发展提升到新高度,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更深刻地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中国文化发展的十年,是中国文化进入“黄金发展期”的十年。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年出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一个细节是,2003年以前,我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而国产电影票房上亿元是遥不可及的奢想,而2010年,影片《唐山大地震》上映17天,票房达5.32亿元,创造了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难怪有人赞叹,10年来,站在文化体制改革风口浪尖的电影产业出现了一条华丽的上升曲线,成为文化体制改革成就的一个缩影。此外,正是因为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文化产业获得了跨越性发展,统计显示,目前20多个省市区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领军力量。

  十年的中国文化发展,是不断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十年。文化发展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满足老百姓所需所求,让文化成为一种公共服务。我们正进入公共文化服务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精神文化产品前所未有的丰富阶段,政府十年来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再比如,五大文化惠民重点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为基层民众贫乏的精神生活输入了多彩的画面,为苍白的基层文化荒地植上了充满活力的种子。无论城镇乡村还是大江南北,民众正在享受更丰富更开放更多元的文化发展成果。

  十年行进,书写文化发展的中国叙事。经过十年的懈探索与实践,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成效,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文化品格虽历经岁月洗礼而不坠,只要文化体制改革不辍,一个更壮美的文化图景必将成长于每个国民心中,实践于奔腾着时代气息的现实面前。不断增强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迈进文化强国,就不会是美妙却遥远的文化想象。

中国公众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